遨游网首页
抢游惠
自由行
跟团游
邮轮
签证
机票
当地玩乐
亲子旅行
遨游定制
出境福利
收藏本站
我的草稿箱
开启辅助访问
遨游网首页
抢游惠
自由行
跟团游
邮轮
签证
机票
当地玩乐
亲子旅行
遨游定制
出境福利
收藏本站
我的草稿箱
新手帮助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首页
Portal
游记
版块
活动
中青旅领队
发表游记
新手帮助
Help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每日签到
遨游论坛
»
论坛导航
›
遨游俱乐部
›
游记攻略
›
我在东北玩泥巴丨哈尔滨漠河传
精彩装备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我在东北玩泥巴丨哈尔滨漠河传
[复制链接]
查看:
523117
|
回复:
0
颜若水1
颜若水1
当前离线
游币
0
参加活动:
0
次
组织活动:
0
次
136
主题
214
帖子
0
精华
旅行新人
旅行新人
, 游币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0 游币
旅行新人
, 游币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0 游币
游币
0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2-2 19: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漠河 ——北纬53度,千里冰封。我国纬度最高最北气温最低的地方。即使纬度最高,但也并不在 北极 圈内,有关极光的传言,就让它成为传说吧,实诚的当地人表示未曾见到过。与
俄罗斯
隔江相望,目之所及,尽是荒山野岭,廖无人烟。
北极村
数年前得知此地,一直都有想去的念头,每年都想,每年都怂了。对于
东北
之地,虽一直向往,但更多的是恐惧。向往北国异样的人文自然风光,然而更畏惧极致的严寒,对于一个土生土长在火炉城市的女纸来说,待过最北的地方估计也就是
北京
了。想着零下三十几度的气温,这完全是对我身体的鞭打,精神的摧残,灵魂的拷问。怕直接冻死在那,一去不复返。
大兴安岭
既然要赴死,那就去最北边死的彻底一点吧,了却这个攒了多年的夙愿。确定年假时间到具体出行,前后不到半个月时间,极其仓促,来不及办签证出不了国门,倒不如一改常态,去最冷的地方度假⛱️?磨练?找死?查了下攻略,翻了几篇游记就火速定了各项行程。买好装备后,坐等出发。
大兴安岭
北红村
北红村
老道外
北国·印象冬
重庆
落地
哈尔滨
,温差三十度。
白昼很短,黑夜漫长。3点半看日落,4点进入午夜场。身体也出现提早犯困,持续饥饿状态。
室内室外温差惊人,毛衣羽绒衣不停切换。每天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脱羽绒服手套帽子口罩,穿羽绒服戴手套帽子口罩。起初还有点新鲜劲儿,后来穿脱的窝火,太麻烦了。进屋出门光是穿脱装备都得至少5分钟。
呵气成冰。气温足够低的时候,在室外待的时间大于半小时基本上就够眼睫毛上霜了。
无论是松花江还是 牡丹江 还是大塘子,都冻成可供人行走娱乐、车行驶的路面,但别往没有脚印、车轮印的地方去,不然你可能成为第一个掉下去的人。
室外几乎没看见液态的物体。此事集中表现在
景区
室外的天然厕所。
满大街随处可见的大冰块、大雪块,为了做冰雕、雪雕。不幸没赶上冰雪大世界。
冰棍、冰淇淋摆在地上卖。他们都骄傲的对我说,我们都冬天才吃冰棍呢,夏天吃多没意思。我觉得一定是在逗我。
饭店没有冰镇的饮料、啤酒卖。我执意要冰镇的,他们就直接给我放门口,过半小时拿进来就冰了。真是省电。
路上我有看着当地小哥穿着一件卫衣站店门口赤手打着电话的,无数的问号飘过……小哥不冷吗?小哥手机能用吗?在 东北 卖的手机是不是跟我们这边儿不一样,自带抗冻性能?
圣索菲亚大教堂
北红村
哈尔滨style
羽绒服套羽绒服才是最in的穿搭吧。
老道外
漠河style
我大概把我这辈子的秋裤额度都用完了。
北红村
东方有个
莫斯科
“饺子”、“冰雕”,这大概是浅薄的我能想到的所有关键词。带着这样的无知,开始我的北国之旅,解锁冰城。
老道外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
吃完午饭步行至此,第一次在下午就见到天色已晚。
这条称之为 哈尔滨 最繁华的街道,早已华灯初上,它的修建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当年外国人在此 大兴 土木发展贸易而留下的遗迹,异国风情,巴 洛克 、文艺复兴等多种风格建筑。
而今虽仍具繁荣,但坐落的店铺、门脸的招牌、贩卖的商品,已与过去大不相同。背街小巷不少店铺关门闭户,尽显落寞。
游览时间:2~3小时。
中央大街
落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严寒的天气给了我个下马威,第一次睫毛开始上霜,被真正的冻哭,感觉快要被冻死,死。期间随便找了家咖啡厅补充热量回暖充电一个小时,才得以继续行走。吃完就迅速饿了的症状第一次出现了,而后的每一顿都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中央大街
一如每个城市都有一条街道贩卖着当地特色小商品,而这些店员多半都不是本地人,而这些小商品也大都不是来自当地。在 哈尔滨 这个城市,中央大街就类似这样的存在。
并且打着卖 俄罗斯 工艺品的店,自认为高人一筹,禁止拍照,不买走人。工艺品是不是出自 俄罗斯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多年以前曾在 秦皇岛 夜市看过一模一样的商品,并且我还买了。
多年后,丝毫没有创新。
中央书店
一个书店,1/3是进来取暖的,1/3是进来拍照的,1/6是进来吃冰棍的,1/6是进来买手信的……
中央书店
中央大街
防洪纪念塔
为纪念 哈尔滨 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
逛完中央大街,去往松花江的路上,途经此处打卡,地处松花江边。
游览时间:0.5小时。
哈尔滨市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
松花江
对于一个南方理科生来说,关于松花江的听闻大多来自那首喜闻乐见的又不知名的歌曲。
我滴家~在 东北 啊~松花江上哟~
......
我大概也就从行程开始就唱了一路,直到被松花江凛冽的寒风和严酷的气温给冻成二傻子,终于闭嘴了。
游览时间:1小时。
松花江
冻住的江面上呈现出了人民群众各项较为原始的雪地娱乐活动。值得像我这种外地游客一看,涨涨见识。如上图一般提拉个汽车轮胎,从坡的高处叫人帮着踢一脚,便顺势滑了下去,看得我们三个 重庆 人心痒痒。结果,一步一滑三步一踉跄的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望而却步。请问你们北方人民都是穿的钉鞋吗?!如此步态稳健的在松花江上行走。
松花江
体验了一把雪地漂移(名字我乱取的),过程为坐轮胎上,前面一辆机动车拉着一排轮胎,在江上溜一圈,顺便来个漂移。完事后整个人从头到脚都是雪,借着江上的灯光,照出如下边防战士思乡图。睫毛第二次上霜,第二次感觉要被冻死。
雪地漂移:30rmb/人
tips:存在拉客的情况,可以试着多问两家讲讲价。马拉雪橇,狗拉雪橇价格大概为漂移的2~3倍。
松花江
旅程第一次出现头发睫毛眉毛上霜,赶紧找好机位摆拍一个,拍完之后说我表情看着特别像边防战士。后来一路上毛发无数次上霜结冰,连鼻毛生生的都被冻住了,这可还行。
松花江
老道外(《人生一串》《无证之罪》拍摄地)
吃完大肉一路从北四道街逛至头道街,所到之处尽能感受这个此地的兴衰,残缺、斑驳、空寂、老破旧的建筑群,未经修复,大多成了危房,写着猩红触目的大字—“拆”,却是此行我觉得最美的一条街,只是现在的光景,让人可惜可叹。如果能够好好保护延续至今,应该能成为拍照圣地吧。
游览时间:2.5小时。
老道外
在人都快冻死的天气,居然抬头看见一片欣欣向荣。我们那边把这狗尾巴草叫毛毛虫,小时候用它来打官司,然后比谁选的草更结实,更不容易断,这场官司便算打赢。
老道外
老道外
这片地方大概是被荒废了,准备拆建。路上没什么行人,窗户里也看不见人影。可这片房屋太好看了,我们吃完大骨棒子在这溜达了至少半小时才离开。中途俺妹还在那四下无人的巷子里完成了一场用《papillon》作为背景的音乐的维密秀,当然作为戏精的我也不甘落后的摆了几个站街的迷之造型。
拍完之后回去发朋友圈才有人告诉我说这是《无证之罪》的拍摄地。
我尝试过去网上搜一些剧中的片场照,以证我没有信口胡诌,但是未果。估计也只有看过此剧的朋友,才会对此景熟知。
老道外
这条巷子大有来头,《人生一串》中介绍的 哈尔滨 北三老太太烧烤老店,便是在此处。可惜我去此地在前,看纪录片在后。因此完美的错过了近在咫尺的 哈尔滨 美食,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在我眼前,我却不知道珍惜。
我手指着烧烤架,明明以为是一家废弃的店铺,结果...
后来听《一席》请到“一串”的导演,听他说这条街当时只有一家北三老太太烧烤,后来生意好了,这条街全都改成北三老太太烧烤,老板也不介意,任他们取着跟他一样的名字。他坚信“一直被模仿,从来未超越”的精气神,在这片土地做大做强。出了比“鉴BIAO指南”还明确的“鉴烤指南”——认老板,和他那烧烤铁签子穿鸡蛋的武林绝技。
老道外
歇气儿的大爷,从背上卸下来的大米,和这条无人街巷形成了此般的景致。
暂无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变色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回顶部
返回列表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400-600-6666
(遨游网)
遨游客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