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公园:好友携酒湖边坐,与君一醉一陶然
在北京城的南面,有一座以亭闻名天下的公园——陶然亭公园。
公园面积约六十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有东湖、西湖、南湖的区分,更有长桥短桥把岛与岸相连。沿着湖边走,围着小岛转,但见草木葳蕤、杨柳吐翠,桃花衰落杏花来,玉兰丁香次第开,静谧清澈的水面倒映着亭影,青翠欲滴的枝叶掩映着白墙。举头望,天上白云飘荡,醉人的蔚蓝无边无际,好天好景令人神清气爽、胸襟大开。
以亭闻名的的公园,自然少不了亭的身姿与倩影,进入华夏名亭园,可以大开眼界、风情饱览。
华夏名亭园为园中园,也是公园之精华所在。走进大门,你往左手走左边看,走过白墙灰瓦的小门,映入眼帘的便是独醒亭。独醒亭畔有一水池,水池边的岩石上屈原的塑像傲然而立。此亭之名来自屈原“渔父”中的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独醒亭为六角形状攒尖顶,花岗石的基础,红柱碧瓦、彩绘藻井,六个亭角微微上翘,显示出一种古拙宽厚的勃勃生气,与近在咫尺的屈原塑像遥相辉映,有不同凡响之气势。身临其亭,身处其境,读一读屈原的楚辞,那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再往前走,来到兰亭与鹅池碑亭,二亭相距不远,但模样却大相迥异。兰亭亭檐弯曲、四角飞翘,有凤舞云天、飞腾而去的感觉,仿佛书法家的名作——兰亭集序,笔走龙蛇、鸾翔凤翥。相对应的鹅池碑亭为三角亭,三根粗壮的石柱支撑斗拱飞檐,古色古香,意蕴深厚,碑亭中的“鹅池”二字,字虽然只有两个,却是王羲之父子二人合写。与碑亭相邻,便是鹅池,几只玉石雕刻的白鹅游动于水面之上,好似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相传,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七岁开始练习书法,勤奋刻苦,好学不怠,每日练字之后在池中洗笔,久而久之,竟将一池清水染成墨色。
继续前行,湖水边有百坡亭,小山上有醉翁亭、浸月亭,翠竹相隔,甬道相连,曲折回转,姿态万千。
世界上,知亭懂亭能修建亭子的国家有不少,但像中华民族把亭子修建得有声有色、形神兼备者却不多,而将中华大地上的名亭汇聚一堂者,惟华夏名亭园!在名亭园中,能免除奔波之劳累,回避游人之拥挤,悠闲于树荫下、绿竹旁,清清静静、自自在在,欣赏名亭风采,品鉴古人情趣,真是人生难得之乐趣。
走出华夏名亭园,过了玉带桥,踏上湖心岛,眼前又是另外一番景色。
岛上有座历史悠久的慈悲庵,始建于元代,历经七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斗转星移、岁月变迁,经过重新修建还是面貌依旧,有观音殿、准提殿、文昌阁、陶然亭等。
慈悲庵位居小山之上,四周环水、八面临风,而山下树木茂盛、青草萋萋,凉风吹拂,清爽宜人。在以前,湖中芦苇兴旺,晚秋时节芦花盛开如似飞雪。这也是当时陶然亭的一大景色,吸引着文人雅士结伴前来,饮酒高歌、吟诗联句。
有诗曰: 叙日西风浅水汀,芦花如雪媚孤亭。 无边秋色自今古,有限游人谁醉醒? 在中国革命史上,这座慈悲庵曾经精英云集、志士汇聚,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恽代英、高君宇等人,曾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所以,这里也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
春天花开,在慈悲庵院子内外正在举办盆景展览,百余盆花卉植物姹紫嫣红,竞相开放,引得游人驻足赞赏拍照。
在岛的另一侧,有高君宇烈士墓,时值清明节,许多中小学生结伴前来,向烈士献上鲜花,鞠躬行礼,寄托哀思。
陶然亭公园内,除了汇聚天下的名亭,还有胜春山房景区、陶然佳境景区、潭影流金景区等等。人在景区行,但见风景美,美得令人心醉,醉意朦胧中,景区的名字记也记不住。
记不住没有关系,只要记住湖上有游船、岸边有名亭,还有亭台掩映、楼阁参差,花草繁茂、春意盎然。
公园近在咫尺、交通便利,对近在身边的美景,不来着实有些冤枉。
要记住,要来,就呼朋唤友携酒前来,柳荫下、湖边坐,饮酒赏景、舒心畅怀,与君一醉一陶然。临别之时,别忘了,唱一唱弘一大师的“送别”曲——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提示: 1、陶然亭公园有东南西北四个门,公交车往来穿梭,交通极为便利,其中西门有地铁四号线经过,专门设置了陶然亭站。 2、门票2元,早上6点开门,晚上21点闭园。漫步闲游,大约需要2-3小时左右。
|